安东尼认为,伯南克不会很快挂出任务完成的旗帜,因为他需要一些回旋余地,以便推行进一步的货币刺激措施,从而恢复住房市场。
继续坚持吸引外资的政策,但重点必须是引进有利于改变我国发展方式和提高竞争力的技术、管理、人才,而不是单纯引入资金。理顺党企、政企的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控股企业董事长和管理层的职位属性问题。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批准各地进行综合改革试验区之类的方案时,不宜再提先行先试之类的条款,不要再给政府的宏观调控另找麻烦。对于打通境内、境外市场通道的各类创新,不能孤军深入,必须视国家金融开放战略部署有序实行。解决的办法,未来10年,中国必须尽快建立市场退出的社会风险防范机制。民间资金基本被排斥在外,也不利于中国高储蓄状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个系统工程。
这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首要原则、核心准则。在监管上,要往后退,切忌照搬国际先进监管经验,将监管沿海发达城市现代商业银行的政策,简单套用到交通不便、信息滞后、贫穷落后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上。一是从利率水平看,2011年5月以后,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持续突破3%。
在民间借贷市场中,有部分银行资金流入。2011年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近2600亿元,非金融企业股市融资少增1400亿元,两者相抵,当年资本市场融资同比多增1186亿元。在大量中小企业被迫转向民间借贷市场融资的情况下,融资贵问题在2011年格外突出,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委托贷款同比多增了4200多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金由正规金融市场流向体制外的现象。
2012年央行需要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支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这也是落实2012年中央明确的稳重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发展环境稳定、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等各项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市场资金面总体偏紧,调降存款准备金率有较大空间。进入专题: 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到期央票平均每周只有30亿元左右,远低于过去过去8年600亿元左右的平均值。12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4.1%,比上年末的4.6%减少了0.5个百分点。
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54.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上年末回落了4.1个百分点。2011年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度缩减,同比少增了50%以上。从CPI累计指标看,全年同比上涨了5.4%,比上年同期高出2.1个百分点,但与9月5.7的高点相比,还是降低了0.3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2011年物价涨幅却没有达到上一物价周期的高点(月度增幅最高为8.7%,累计增幅最高8.2%),应当说货币调控功不可没。
随着货币信贷增速的快速回落,物价持续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二是近几个月到期央票数量大幅度减少。
2011年,在年初确定的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稳定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大政方针指导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基调由上年的适度宽松向稳健回归。由于票据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这一指标的变动意味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是客观存在
沿着80年代的改革基本是比较良性的道路,可能没有这么多的高层建筑,没有这么多的高铁,但是GDP每产生一百块钱中国老百姓人拿走比例高而政府拿走的比例低。当时名义不是国有而实际是国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在80年代的时候曾经有措施出台,要让农民社员自己选举社长,这是相当了不起的举动。第一追求是个体户,下面是科学家、工程师,好像政府官员排到第五第六或者第七第八。实际上,中国政治体制在80年代有实质性的改革,比如地方上分权、财政上分权、地方农村选举。土地不可以做抵押都是90年代制订出来的,宅基地不可做抵押,农民有什么?不就有这个东西,又不让他做抵押。这是一种良性发展,它并不需要你每年增长的速度很高。
城市的需求多样,而农村的需求比较单一,不可能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另外就是苏东波(苏联、东欧和波兰的革命)发生以后中国的共识,你看苏东波发生了,中国没有发生,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我们没有搞政治改革。
其实就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来说,从我尽量搜集的数据来看,它确实是有对外开放的,但也有相当大的对内开放的内涵。20年前,88岁高龄的邓小平宣告启动新一轮改革,将中国带入一个新的方向。
如果按这些标准来衡量,90年代的发展是脱离了这个原则的。我一直认为,GDP的增长不是一个最终的政府目标,应该是人民的福祉,健康、教育包括环境保护等等这些,应该用这些标准来衡量。
我也不认为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只有积极的一个方面。刚才我说的农村信用社由社员选出社长被全部否定,政府出面接管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变成政府融资的一个工具手段,所以以后才又建政府高楼等等这些东西。为什么要有校车?因为学校和村庄的距离太远了,而东亚国家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即使只有很少的孩子,在农村里面也办一个小学,让你就近上学。搜狐财经:这也是您在《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书里一直强调的东西。
当时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到温州考察时表示:温州有这么多的私营金融机构,利率这么高,但做得还是很好,为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国营金融机构不称职,不能满足它的需求,我们要引入民间的金融跟它竞争。但80年代明显不一样,农村承包制都是减弱政府的行为。
从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上看,中国从1999年到现在,城市发展主要是因为户口的限制导致非常扭曲的城市化,它的城市化是建立了很多新的城市,即本来是农村的,突然一夜之间变成城市。在1988年的温州,一个农民自己的地被政府征走了,他一路告到法院,最后胜诉。
你能够猜到列第一位的职业是什么吗?搜狐财经:企业家?黄亚生:什么样的企业?个体户。直到了2003年以后,农村问题才重新被重视。
现在外部依赖了,投资基本走到尽头了,中国还能怎么办?小平南巡带来的改革动力面临衰竭搜狐财经:你之前表示,中国高楼大厦增加三千栋,但是文盲也多出三千万,就是因为太多财富积聚在政府手里,不能投入到教育医疗里面。在我看来,邓小平先生实现了一个逆转的逆转,但只是部分逆转,对政治改革的部分,他并没有涉及。黄亚生:中国人应该注意的一件事情,即农村的基础教育出了大问题。从经济学常识来看,一个垄断者提供的教育和卫生,在高价位上的提供还是低价位上的提供,是很不一样的。
这种思想简直不得了,是一种竞争的思想。另外,一些高科技企业在城市里可以做,但是其它地方不可以做。
就消费占GDP的比例来看,整个80年代消费占GDP的比例没有上升也没有下降,90年代下降非常明显,到了90年代中期有所上升,但是从来没有超过80年代的水平。我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一个教授共同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国80年代农村金融有相当大的自由化,有相当大的改革。
住房改革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的改革?我是有疑问的。80年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搜狐财经:您提到中国大部分很重要的经济改革都是80年代作出的。